中国露酒,这缕穿越千年的芬芳,承载着华夏民族“药食同源”的养生智慧。从商周祭坛上的醴酒到现代餐桌上的养生佳酿,这杯琥珀色的液体始终在时光长河中流淌,见证着中医药文明与饮食文化的完美交融。
酒为百药之长
酒饮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无酒不成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逢知己千杯少”。《汉书·食货志》云:“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我国素有“医源于酒”,“医酒同源”,“药酒同源”之说。《名医别录》记载酒“通血脉,行药势”。又云:“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汤液本草》说:“酒能行诸经不止”,“为导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极高分”。酒精是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
中国白酒蕴含酚类、酸类、吡嗪类、含硫化合物、萜烯类、酯类、呋喃类、肽类等活性成分和风味物质3000余种,众所周知,酚类化合物是白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达维生素E的5倍以上,萜烯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葡萄酒中富含1000多种活性成分,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等成分在体外实验中展现出抗动脉粥样硬化潜力。《塔木德》说:“葡萄酒是众药之首。如果哪一天世界上没有葡萄酒了,才会需要药品”。
药食同源理论暨食品原料
药食同源,指某些物质既可作为食物日常食用,又具备药用价值,能够调节人体机能或辅助治疗疾病。
药食同源源自《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认为食物与药物同源,通过合理搭配可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黄帝内经》云:“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药食同源理念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通过饮食调理预防疾病。“用之充饥则谓之食,治病则谓之药”。
药食同源的核心
1.来源相同:来源于自然界,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
2.功能相似:许多食物具有药用功效,许多药物作为食物食用,在功能上可以相互转化。
3.理论指导:符合“四气五味”的分类。
4.实践应用:药食同源的理念广泛应用于中医食疗、养生保健和现代食品开发中。
药食同源物质需满足:安全性:长期食用无毒性或副作用;传统食用历史:在民间广泛作为食品使用;功能明确:具有营养或特定生理调节作用。
使用注意事项:
1.合规性要求
仅限名单内物质,且需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禁止超范围添加。
2.功能宣称限制
不得标注“治疗”“预防疾病”等字样,仅可描述为“营养”“传统食用习惯”。
3.特殊人群禁忌
部分物质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过敏体质者需慎用。
国家卫健委4次已公布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新(资源)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国传统饮食中不存在,新发现或新开发的食品原料,包括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分离的无食用习惯的提取物;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成分或者结构改变的食品原料;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
卫健委公告明确为普通食品的原料。
普通食品原料。
露酒
2012年6月1日实施的GB/T 27588-2011是露酒现行有效的一个国家标准。
露酒是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基酒,加入可食用的或药食两用(或符合相关规定)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混合或再加工制成的,已改变其原基酒风格的饮料酒。
2022年6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GB/T 17204-2021《饮料酒术语和分类》
该标准将饮料酒分类框架由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三类调整为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和露酒四类,明确了露酒的定义,突出了露酒的功能属性、风格特征和工艺特色。
团体标准T/CBJ 9101—2021《露酒》
规定露酒是指以黄酒、白酒为酒基,加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或特定食品原辅料或符合相关规定的物质,经浸提和(或)复蒸馏等工艺或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制成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品添加剂,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酒基不包括调香白酒,但可加入少量以粮谷为原料制成的其他发酵酒。
团体标准T/CBJ 9102《露酒年份酒(白酒酒基)》
对露酒年份酒做出规定,露酒年份酒是以白酒年份酒为基酒,加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或特定食品原辅料或符合相关规定的物质,经浸提和(或)复蒸馏等工艺或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制成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品添加剂,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露酒年份是指露酒基酒的贮存加权时间,以年记,包含白酒基酒年份、基酒浸提年份和(或)提取后贮存年份加权总和。
新国标暨T/CBJ 9101—2021《露酒》核心
1.露酒基酒仅限于黄酒和白酒,不包括其它发酵酒、蒸馏酒,调香白酒,食用酒精。
2.露酒的原料必须是药食两用中药材,特定食品原辅料,符合相关规定的物质,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
3.露酒的生产工艺包括浸提、复蒸馏,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
4.露酒是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与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并列。
露酒品类
1.按原料分类:
植物类露酒: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为原料,单一植物风味突出。这类露酒通常以白酒或黄酒为基酒,通过再加工制成,具有明显的植物香气和营养成分。
动物类露酒:利用食用或药食两用的动物及其制品为原料。动物源性成分≥1%。这类露酒以动物为香源和营养来源,通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
复合类露酒:结合植物和动物原料。动植物配比≥3种。
其它类:茶酒、咖啡酒,新型食材应用。
2.按酒精度分类
低度露酒:酒精度在20%vol以下,口感柔和,适合日常饮用。
中度露酒:酒精度在20%vol-40%vol之间,香气浓郁,适合佐餐或调制鸡尾酒。
高度露酒:酒精度在40%vol以上,口感浓烈,适合特殊场合。
露酒的起源与历史演进
1.商周醴酪
露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最早的露酒雏形被称为“鬯”(chang)。《甲骨文》记载,商周时期的鬯是用黑黍米和郁金香草酿制而成的祭祀用酒,是露酒的最初形式。这一时期的露酒以曲、黍米、香料为主,是古代酿酒技术的初步体现,是最早的药香酒。主要用于祭祀活动。《礼记·祭义》“醴酪齐盛”。
2.汉代酎酒
汉代是露酒发展的关键时期,露酒开始广泛使用香料进行配制,如椒酒、桂酒、柏酒。《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饮酎,用礼乐”。《齐民要术》记载的“九酝春酒”,日常饮用,并具有药用价值。
3.唐代石榴露酒
唐代是中国酿酒技术的高峰期,露酒多以发酵酒为基酒,加入药材或香料,通过浸泡、蒸煮等方法加工而成。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了“钟乳酒”,以钟乳石、黄芪、肉苁蓉入酒,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将中医药理论完美融入酿酒实践。石榴露酒、杏白酒、蒲黄酒、茱萸酒、藤花酒、椰华酒、桂酒、松醪酒、屠苏酒、重阳菊酒、蔷薇露,口感柔和、易于饮用,兼具养生和药用功能。武则天每日饮用石榴露酒。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银酒具上,至今残留着丁香、肉桂的芳香分子,诉说着唐人对药香酒的极致追求。
4.宋元羊羔酒
元代发明了蒸馏酒技术。蒸馏酒作为基酒的露酒得以长期保存,并推动了露酒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宋代《北山酒经》详细记载了“冷浸法”、“热浸法”等工艺革新。苏轼在《东坡酒经》中描述的“天门冬酒”,采用九蒸九晒的炮制工艺,使药材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录的“枸杞酒”配方,精确到“枸杞子二升,酒五斗”,标志着量化生产的开端。
羊羔酒起源于汉魏,兴盛于唐宋,元代已达巅峰。羊羔酒以肥嫩羊肉、杏仁、糯米等原料,通过发酵、蒸煮、糖化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白莹、入口绵甘、香气独特。北宋太祖赵匡胤用羊羔酒“杯酒释兵权”,苏东坡“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杯”。
5.明清品类丰富
明清露酒种类繁多,采用蒸馏法提取基酒,加入果汁、糖汁、药材或芬香物质配制而成。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年间造办处研制“莲花白”,精选白莲花蕊、黄芪、当归等二十四味药材,经三次蒸馏、五年陈酿方得成品。这种工艺创新,使露酒的口感更加醇厚,药香与酒香达到完美平衡。江南士大夫阶层流行的“屠苏酒”,在《清嘉录》中被描述为“除夕用赤术、桂心、防风、桔梗浸酒”,形成了特定的节令饮食文化。“四消酒”对消食、消水、消暑、消气非常有效。《六研斋三笔》记载了63种露酒配方。清朝慈禧太后和皇亲国戚特别喜爱玫瑰露、茉莉花酒。北京的“京华露酒”以蒸馏法提取,加入香料、药材和花卉等成分,形成了产业群体。四川和云南地区的露酒以独特的酿造方法和天然原料而闻名。江苏和湖南等地的露酒则以香气浓郁和口感柔和著称。
6.守正创新:近现代的传承与突破
1915年竹叶青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奖章。1952年建立的露酒行业标准,首次明确“以蒸馏酒为酒基,添加药食两用物质”的定义。1956年颁布的《露酒生产试行规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针对露酒产业的系统性行业规范,标志着传统露酒生产从作坊式经验传承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转型开端。据《中国轻工业年鉴》记载,至1956年全国已有87家国营酒厂具备露酒生产能力。1994年7月,我国轻工业部发布了QB/T1981-94露酒行业标准。2012年6月1日正式实施GB/T27588-2011是露酒现行有效的一个国家标准。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国标GB/T 17204-2021 《饮料酒术语和分类》
露酒产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与增长
市场容量:2022年露酒市场规模突破262亿元,保持年增30%的高速增长,显著高于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整体增长率5%的速度。2023年露酒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
消费群体:从传统中老年群体向年轻消费者扩展,25-40岁人群占比提升至45%。
企业布局:劲牌、茅台(“悠蜜”蓝莓酒)、五粮液(龙虎酒)、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加码露酒赛道,中小企业创新涌现。
2.政策与技术驱动
政策支持:《中国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露酒为战略品类;卫健委推动“药食同源”目录扩容,为原料创新提供基础。
技术升级:生物萃取、风味调控等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数字化生产降低能耗。
3.痛点与挑战
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如功能宣称缺乏统一规范);
消费者认知模糊,部分产品同质化严重;
国际竞争力不足,文化输出滞后。
露酒与大健康产业的协同关系
1.露酒契合健康消费升级
需求端: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超10万亿元,消费者从“治病”转向“防未病”,露酒的保养属性满足功能性需求。
供给端:露酒与中医药文化澳门买球官方网站 融合,强化“食养”场景。
2.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老龄化社会需求:3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催生慢性病管理市场,低度、温和的露酒成为健康生活方式载体。
乡村振兴联动:原料种植(如宁夏枸杞、云南玫瑰)带动农村经济,形成“健康产业+生态农业”链条。
3.产业融合创新
跨界合作:与医疗、康养机构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
场景延伸:融入“轻养生”场景(如餐饮佐酒、办公室休闲),拓展消费场景。
中国露酒典范-健康酒
2017年10月,以“黄精葡萄酒”为代表的健康酒正式面市。健康酒以“舒适惬意,养护生命”为目标,以“保肝养肾护胃”为基本出发点。健康酒中药为魂,美酒为体。遵循中医“君臣佐使”、“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的配伍原则组方,以药食同源中药材为核心的、符合相关规定的食品原料为物质基础,密切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以发酵酒或蒸馏酒为“使药”的理念。采用浸提、和/或复蒸馏、发酵(混合或单独),或者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使所有物质有机融合,化生,完成缔合。形成安全,平衡,蕴含有益于人体活性成分和健康因子的食品级的饮料酒。现已研发成功的健康酒有苏州金源野之“黄精葡萄酒”、“瑜美人”,张裕集团之“春日喜雨”,莫高股份之“元炁满满”、“元”、“炁”、“梦”,古井贡集团之“德劲-力的伟妙”、“德劲-靓的泉源”、“春晓”,洋河集团之“永乐秘典”、“还少秘典”等诸多产品。
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脉络追溯,会发现每一滴露酒都折射着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认知。中国露酒是一种饮品,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露酒产业正处于从“小众品类”向“大众健康消费”转型的关键期。中国酒协宋书玉理事长说:“露酒不是药酒胜似药酒。”我们需要坚持“治未病”的理念,将传统理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露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深化与大健康产业融合,提升文化附加值,露酒有望成为推动中国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高质量发展,服务全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季克良说:“露酒的未来,在于让世界尝到中国的草木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