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2006年以后,中国白酒最大的香型和品类、拥有最广泛适应人群的浓香型白酒,迎来国家标准的重新修订,不但影响社会对其质量优劣依据的判断,还将指引国内浓香型白酒企业的行动方向。
对问鼎浓香第一、讲述“大国浓香”故事的五粮液而言,新国标将“赋能”什么?
更贴近消费端和国际化
据悉,浓香型白酒本次新国标修订,由中国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协会、五粮液、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集合了行业浓香型白酒的最主流意见。
对比新旧两版国标会发现,新语境下,浓香白酒的产品定义、酸酯总量、感官要求、理化要求都将发生变化,对生产浓香白酒的企业产生了影响。
首先是定义重大修改。浓香型白酒的定义修改为“以粮谷为原料,采用浓香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泥窖固态发酵,固态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的白酒”。
对比旧版定义会发现,新国标不再强调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同时将“不直接或不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和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纳入进去。标准更加严格的背后,有助于进一步把固态法白酒和固液法、液态法白酒产品区分开来。
其次,新国标增加了酸酯总量的定义。业内专家认为,这会解决低度浓香型白酒中己酸乙酯的水解问题。
第三,调整了浓香型白酒高度酒和低度酒的酒精度指标,将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调整为高度酒:45%vol≤酒精度≤68%vol,低度酒:25%vol≤酒精度<45%vol。
第四,感官要求方面,新标准对高度酒感官要求和低度酒感官要求在“色泽和外观、香气、口味口感、风格”的相关描述进行了修改;在理化要求中,新标准以“己酸+己酸乙酯”代替己酸乙酯,并对理化指标进行了相应调整;此外,新标准增加了白酒中酸酯总量的测定方法和白酒中己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最后,新国标修改了白酒的英文名称,直接以汉语拼音为名称,彰显出产业自信,为白酒走向国际市场做好准备。
综述可见,新国标更注重消费端表达,品质和价值层面重视和关注消费者需求,适应消费升级,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更有利中国白酒走向消费者,走向健康化,走向国际市场。
“赋能”低度浓香和老窖池
当前,浓香型白酒所占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流派众多。那么,新国标到底有什么指向?从新变化看,赋能的是以“老窖”与“低度”为核心竞争力的浓香型白酒企业。
首先,“窖为酒之魂”“酒好全凭窖池老”。浓香型白酒酿造生产中采用的老窖池,经过长期而又缓慢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出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窖香”成分。而没有百年以上的老窖和老窖连续发酵,就不可能有浓香型名酒的品质。新国标的定义修订、理化指标要求,对拥有老窖池的浓香企业是利好。
五粮液拥有着“长发升”和 “利川永”等600多年酿酒历史的明代古窖池群。这些古窖池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我国现存较早、保存完好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2005年,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五粮液明代老窖泥, 是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活文物”。拥有这些稀缺的老窖池,五粮液的高端品质势必得到赋能,并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新国标将低度酒的范围再度扩大,对低度浓香型白酒发展是重大的利好。五粮液在低度白酒上拥有品质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国内最早研发低度白酒的名酒企业,五粮液一直积极推进低度酒发展,相继开发出39°、42°、38°、25°等低度白酒。
2017年7月28日,五粮液集团承办了“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再次提速五粮液低度白酒发展,将其看作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随着一年后新国标的发布,澳门买球官方网站 布局低度化战略的五粮液,无疑提前踏准了时代的节奏,站在行业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