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刘长学在农闲时节还经营着农家乐,过几天就要到专合社务工收割粮食了。趁着这几天农闲,他和妻子把手头的活儿赶一赶。
他所说的专合社,是当地几百农户在政府的号召下,自发组建的“茂禾专业合作社”,这个专合社的主要业务之一,就是为五粮液种植酿酒专用粮,包括红粱、水稻和玉米。
自2017年加入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发展计划以来,包括刘长学在内的诸多农民,依托“产业扶贫”逐渐走上了致富路,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专合社产业工人+务工+小生意业主”的新型面貌,已经取代了祖辈几千年来沿袭已久的传统自耕农的形象。
不用到外地去找活儿了
兴文诸多农户的生活变化起始于2017年,五粮液公司在这一年开始发展高达百万亩的酿酒专用粮基地项目,“本地化、基地化、有机化”是重要目标。
虽然村民们并不理解这所指何意,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带来的,是依托本地一步步提高的收入。
群会村村民刘长学和妻子此前主要在家务农,农闲时节外出打工。
“家里四亩田,一年到头只有4000多元的收入。”刘长学说,全家4口人,这一点儿的收入显然不够,两个儿子学了手艺,跑到外面打工。
2017年,五粮液公司要在当地升级打造酿酒专用粮基地的消息传开。刘长学说,或许是看上了当地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吧——群会村在僰王山下,风光优美、生态良好,但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加上交通条件落后的现状,使得当地村民收入普遍较低。
五粮液的项目很快带来了改观。群会村、水流坝村作为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示范点,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与之签约专供。由五粮液提供种子、技术支持,引导当地村民种植符合企业要求、高标准的原粮。
在“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下,村民将部分土地流转入公司化运作的“茂禾合作社”,成为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由合作社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原本的村民成为专合社的股东与工作人员,享受每年的分红与务工收入。
刘长学原本的4亩土地,有2亩流转入专合社,剩下2亩自留。这部分流转的土地每亩每年可获得300多元的费用。此外,在农忙时节,他为专合社务工,每天还有120元的收入。
按照每年约90天的农忙时间计算,为专合社务工的村民一年约有10000元以上的工资收入。
同村的高成君,今年已经60岁了,他和老伴已经没有精力继续务农,所以,就把家里的4亩土地全部流转入专合社,农闲时节给古宋粮油公司务工。这家公司与五粮液公司签有合约,为专职收购粮食的国资企业。
“一天能有70多元,一年工作几个月,算下来大概有10000多元的收入。”高成君说,这样的工作方式很轻松,又不用像过去一样离家到外地去打工。
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的“本地化”策略,不仅保障了五粮液酒的高品质,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将工作与本地本村捆绑,结束了过去像候鸟一样四处找活儿干的境况。
产业扶贫有了新模式
一边是农户的生活因之变化,另一面则是整个兴文县的农业发展与扶贫状况有了新面貌。
兴文县粮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兴文县共有9个专合社与五粮液公司签订了粮食基地发展协议,打造了9600多亩基地示范田。
“我们希望以点带面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村组、农户加入到粮食基地发展计划之中,以市场化的形式,实现产业扶贫的目的。”这位负责人表示,以“专合社+农户”形式发展的粮食基地,将与五浪液实现双赢。
以高标准种植、收割的酿酒专用粮,全部被五粮液公司收购。
比之普通农田,签订协议的专合社在交易中会获得五粮液公司的保护价,水稻、红粱的单价,均比市场价稍高一些。
在兴文县政府相关负责人看来,这样的模式,让农民在不担心买家的情况下,更专心于种粮,也获得更多的收入。
据宜宾长江源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有限责任公司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从粮食基地共收购1.2万吨糯红高粱,按照当年保底均价来算,基地农户总收入达到约5400万元。
记者从兴文当地专合社了解到,五粮液公司针对签约基地的原粮收购价格,逐年递增,预计今年基地农户的收入会进一步提高。
除基地直接效益之外,“产业化扶贫”的影响力正在多维拓展。
依托高达5000亩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示范田,兴文县政府在僰王山镇兴建了一座“农业公园”,计划将其打造成为“4A景区”,观景台、田间公路等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大米博物馆展示了当地农业从远古到现代的变迁,成为游客新的目标。
在农业基地与旅游业的带动下,其他周边产业也逐渐兴盛。部分依托粮食基地、有了基本收入保障的村民,也开始了创业的尝试。
刘长学在今年夏天办起了农家乐。
“菜是自家地里种的,米也是自家的,新鲜。”刘长学说,很多游览僰王山的游客会顺道在山下的“农业公园”一游,富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生意火爆。
刚刚开始尝试,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了1万元以上。看到生意这么好,刘长学乐开了怀:“以后做好了,可以把在外头做厨师的小儿子叫回来,让他接手,不用在外面辛苦打工了。”
来自兴文县的消息显示,2018年,全县的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基地将达到3.6万亩,带动更多农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