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家,少有以隶成名者,刘炳森、张海之外,又出了一位徐荣双。徐荣双的书画造诣先后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魂牵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带有生命的意味,这是中国人对线条艺术的终极追求。在中国,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修养功夫就在于成就纯粹的、理想的人生境界,这一境界一旦实现,就是最高的、彻底的艺术精神。只有将理想的人生追求同艺术实践、艺术表现结合起来,才可能成就大家和真正的艺术。
徐荣双,笔名研摩,1957年12月生,是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书画联谊会副主席、河南省省直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南省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南书画社副社长。
徐荣双1957年12月出生于河南滑县,在他的书法启蒙老师牛中杰看来,徐荣双从小就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1964年,还在滑县一小学当教师的牛中杰发现一个小男孩趴在教师的窗户外边看他写字,走出教室发现这个小男孩正拿着一根小树枝在土地上练字,字“写”得工工整整,就把这个名叫徐荣双的男孩领进教室。由此,徐荣双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
徐荣双告诉《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记者,1972年,他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一次在湖北一座大山里拉练。在一处竹林里,他发现了一块隶书碑刻,立即被吸引了,在原地不断地临摹碑文,以至于部队的集结号响起他都没听见,对隶书的痴迷程度可见一斑。
徐荣双早期师承我国著名书法大家刘炳森,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又拜张海先生为师,经常得到张海老师的悉心点化,加上其数十年临池不辍,深积奥得,不断升华,书艺终有所成。自1992年以来,徐荣双在中原书法界声名鹊起,备受推崇,无论业界坊间,均给予很高的评价,也很受青睐。
中国书法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审美情趣,就是要达到一种淡泊、空灵的境界,这种境界主要通过空间感来体现。
徐荣双真、草、隶、篆、行五体皆能,但隶书在所有的书体当中,不仅艺术性较强,并且字体庄重,字形优美,容易传播,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这正好符合其“书法育人”的艺术理念。也因此,徐荣双主攻隶书,对隶书经典《曹全碑》《礼器碑》《孔庙碑》反复揣摩研习,一丝不苟,精妙融合,孜孜以求,终获大成。而今,行笔时逆入平出,圆方结合,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运笔如顺势推舟,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不激不厉,笔势稳健。其字结构组合,端正中见揖让。
天道酬勤,勤能成器。徐荣双自幼喜爱书法,七岁投师,读帖习字至今从未间断,主攻隶书,亦攻真、草、篆,诸体皆有精到之处。对于书法,徐荣双不图名利、不被时弊影响和束缚,数十年来从事书法创作和研究,已形成自己的点画精到、舒展流畅、隽秀飘逸的风格。书法作品,力追书法成熟之美,不迎怪异奇侧之风,线条清晰,结构舒展,柔中带刚,细筋入骨,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风致翩翩,虚和雍雅,神采华丽秀美飞动,行间玉润,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
酒添艺术风姿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中国字若写得好,用笔得法就成为一个有生命、有空间立体感的艺术品,若字和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沦漪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一回舞蹈,一曲音乐。
在徐荣双看来,书法的笔法、造型结构、整篇章法布局等,无不包含着一定的规矩法度。他的书法法度规整,路子宽泛,博采众长,取精用宏。多门艺术传统对他皆有影响,他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喜爱文学、诗词,尤其酷爱音乐和戏曲,特别对河南的豫剧、曲剧感兴趣,他的板胡、二胡演奏技艺颇具专业水平。这些在他挥笔创作时,不无二致地统一反映于笔触峰端,从而由音乐的音符、音节、情感带出体势布置的格局,有声腔的抑扬顿挫会意于线势的起伏跌宕。从第一字第一笔,到最后一字最后一笔,气贯神通,浑然一体。
徐荣双的老家滑县盛产浓香型白酒,河南也是浓香型白酒的天下。他喜酒,但从不贪杯,也从不酗酒。他喜欢喝浓香型白酒,谈起白酒,他忘不了川南五粮液那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的味觉享受。徐荣双认为,酒文化与书法艺术从 古至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内许多名酒的名字都是书法字体。徐荣双在谈及酒文化时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著名代表作《兰亭集序》,就是在与朋友聚饮时写就的;草圣张旭的“草书”往往也是在酒后完成的。有了酒,书法才会洒脱,绘画才会显得大气。
“书乃心声”,书法为“心的艺术”。他深知,书法只是表象,文化才是根源,艺术不能脱离文化,要读书、游历、品味和沉思,作品才能升华,才会有永恒的精神性和艺术的生命力。
奖落“醉墨”大家
1982年以来,徐荣双多次参加河南省内外和国际上的书画展并屡获大奖;作品交流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幅),部分作品被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有些作品被摹刻于全国多处碑林。徐荣双多次受邀参加书法书籍的出版,著有《国际书法精品集》《中国青年书法作品选》《黄河母亲书法大观》《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集》《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陈奎元诗词赏析》《徐荣双书法集》等书;曾获2004年10月全国“皇威杯”中国书画作品大赛一等奖,2005年全国“黄淮杯”书法大赛一等奖,2006年河南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名家书画展一等奖,2006年中国书协组织的全国第七届书法理论三等奖,2009河南庆祝建国60周年为中国喝彩书法名家书画展金奖。近年来,他的作品作为河南省官方礼品赠送给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各国友人,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来访客人,赠送给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国际友人和外省主要领导人。
徐荣双的部分作品被北京、河南、山东等省级博物院、档案馆收藏,特别是作品《沁园春·长沙》被毛主席纪念馆收藏。有些作品被摹刻在海南省的天涯海角、甘肃卧佛寺大宝殿、河南红旗渠畔林滤山、邓州市华州书院、卫辉市比干庙等风景名胜区碑林之中。此外,不少精品交流到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还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