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310.190,4.33,1.42%)实现营业收入181.73亿元,同比增长1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03亿元,同比增长11.59%。
洋河股份(70.290,0.29,0.41%)营业收入为101.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6.5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7.50%。
继五粮液(34.910,0.18,0.52%)23日晚间发布向好半年报后,白酒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和拥有中国最大白酒酿造生产基地的洋河股份也于上周五披露上半年业绩。
报告期内,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181.73亿元,同比增长1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03亿元,同比增长11.59%;洋河股份营业收入为101.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6.5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7.50%。两大巨头的上述业绩,无疑给白澳门最正规的游戏平台官网 弱复苏再添信心。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从整个白酒市场而言,受产能过剩等因素制约,市场容量即使未来有所增长,空间也会比较有限。
整个板块业绩好于预期
白酒板块业绩整体回暖,从标杆公司茅台即可见一斑。有“蓄水池”之称的公司预收款,茅台最新披露的今年上半年数据是高达114.8亿元,这较年初增加32.2亿元,增长近四成,再刷新历史纪录。
而在2012年至2014年,也就是行业整体处于低谷时,茅台的预收款分别为50.91亿元、30.45亿元、14.7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7.54%、40.19%和51.52%。这一局面直到2015年才出现转机。截至2015年底,贵州茅台的预收账款达82.62亿元,较2014年期末大增459.64%。
同样的迹象也出现在了五粮液身上。该公司23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底,五粮液预收账款达44.17亿元,这在业内看来,也将为公司业绩做铺垫。
作为国内白酒企业的新样本,洋河也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带领着中国白酒行业渐渐从寒冬期走向复苏。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6年上半年的洋河,最引人瞩目的,除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还有品牌影响力的提高。众所周知,洋河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销售团队的强大,很多人都忽略了洋河品牌的影响力,殊不知在潜移默化中,洋河的品牌已经根植于消费者的心目中。而纵观这半年来的情况,洋河也正努力从销售主导向品牌主导过渡,从半年来的业绩以及外界的反应上来看,洋河基本上已经过渡成功。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半年报披露后,已有多个券商提高相应上市公司的目标价。
“名酒继续复苏,市场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优质资产重估,茅台值得给予高估值,我们认为未来一年茅台合理区间在336-400元(PE20-25倍),我们继续给予年内目标价350元,目前300元的股价,可以确定性买入。”招商证券(17.960,0.10,0.56%)分析师董广阳、杨勇胜如此认为。
中泰证券胡彦超则预计行业弱复苏的背景下,洋河未来2-3年有望借助于品质、品牌、营销、市场的全国化以及引导消费升级的能力等五大优势,达到10%-20%的增长。
如何消化过剩产能仍待考验
不过,在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保持一季度的向好势头的同时,白酒行业专家徐伟认为,全行业的隐忧依旧存在。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白酒行业虽延续了2015年的复苏势头,上半年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总指数同比下跌0.5%,跌幅较上年同期收窄2.33个百分点,但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
近日出炉的《2016年上半年泸州·中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分析报告》就指,白酒行业黄金十年产能快速扩张,即使在行业进入澳门买球官方网站 调整的2012年-2014年,全国白酒产量仍逐年增加。2015年,在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的背景下,白酒产量继续增长,全国白酒产量达到1312.8万千升,同比增长了5.07%。
相比之下,当前我国白酒市场年消化量仅在800万千升左右,即使不算白酒库存这一存量,以2015年数据为例,全国白酒产量就超过需求量的六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