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爱酒在朋友圈里早就闻名,跟他的酒量一样。“我觉得毫无道理拒绝酒的男人,是一个无趣的男人,你可以因为过敏因为肝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不喝酒,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身体原因排斥喝酒,这个男人肯定不好玩。”GIN有着自己的酒哲学。“两个男人聚会坐在包厢里不喝酒就喝茶,那谈论的肯定是阴谋。”他说的很绝对,跟干杯一样干脆,挺有意思的。喝酒是GIN的第一大爱好,毫无疑问,“我当然可以不喝酒,但是,生活会少了很多乐趣,喜欢喝酒就是喜欢那种氛围,一帮朋友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美酒美食,男人不就是这样么?”大概很少有人会像GIN一样把喝酒当作理直气壮堂而皇之的爱好,并且引以为豪。只因,他真的很爱酒。而他喜欢喝的酒包括黄酒、红酒、白酒、洋酒……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喝当地的酒并且带回家,所以虽然在家也是每天喝,家里的存酒总是不下百瓶,种类各异,家里的地下室已然成为他的酒窖。他还爱收集酒标,为了那些袖珍小酒瓶,他在装修的时候专门在餐厅里做了一长溜的展示柜。
关于酒,在GIN这里实在有太多故事了,他在博客里写过一篇《酒的江湖》,那是我觉得他写得最好的一篇博文,里面生动记述了他以及朋友们喝酒的故事。开头他就说:“酒,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为什么酒是一件物品?而不是饮料?”还讲了自己第一次喝酒的故事:“喝酒不是天生的,是在无数次的腥风血雨中锻炼而成的。我的记忆中,我从十六岁开始真正的喝酒,和比我大的男孩在父母上班时候在家偷偷地喝酒。我的酒量天生很差,刚开始只能喝一瓶啤酒的三分之一,就面红耳赤,天昏地暗,但那些大男孩却能喝一、两瓶啤酒。我们都喜欢画画,白天一起去郊区写生,晚上在学校的画室画大卫、伏尔泰,深夜再买啤酒一起喝,懵懂中觉得他们太强了,男人就应该都会喝酒。在家里,我父亲很少喝酒,但他却是一位劝酒高手,只要他的朋友来我家做客,最后一定把他们喝得趴在桌下,进来一个,抬出一个,他的这种热情好客,使得几年内就再也见不到有人敢到我家做客了。我是在这种喝酒的“恫吓”中成长的。我十七岁第一次喝醉酒,是去中国美院跳舞,和那些大男孩、大女孩一起喝酒跳舞,坐公交车回来的路上,酒精开始燃烧我的大脑、四肢,在我的体内翻江倒海,必须立即下车。在街边,法国梧桐树下,开始我人生第一次醉吐。那一刻我告诫自己再也不喝酒了。但是,这只是醉后感言。在我漫长的生活中,就从来没有离开过酒。”
“刚刚踏上社会,酒量差,但是遇到喝酒的场合,还是毫不犹豫要喝。多少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在里面吧,因为,在这样的和平年代,很少有机会让你感觉自己豪气冲天很男人,酒桌上的氛围就很珍贵。所以,有时候是会拼酒的。”酒量就这样练出来了,酒经也积累了一大摞。GIN还会看人家喜不喜欢喝酒,他教我说“你观察一个人的嘴唇,如果喜欢喝的总有一种红中透紫的感觉”。据说,印证率相当可靠。
GIN跟朋友聚会饭局绝对无酒不欢,无酒不局。“中国人说饮食,我是这样理解的,这个‘饮’字指的应该是酒,总不是饮料、果汁、水什么的吧。所以,中国人吃饭喝酒是传统文化使然。”现在杭州饭局上多流行喝红酒,当然也有品酒的圈子。这两样GIN都参与,“红酒里面的一些成分可以软化血管抗氧化,让我们喝起来感觉没有那么多心理负担,所以渐渐的饭局上红酒代替了其他酒。而品酒会,我也参加过很多次,我的感觉是有些爱好者喝的是学问,他们研究红酒的变化,感受红酒对口腔的刺激,最后可能就吐掉。而我跟他们不同,我需要的还是喝下去的感觉,是喝酒。当然我也学习一些知识,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但大家的目的其实是不一样的。没有孰优孰劣。”最近GIN就买了35000元的红酒,100瓶,他的消耗量着实很大。饭局上一个人喝一两瓶红酒据说是很平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