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安徽老家过年,枝江酒阜阳总代理的朱总硬要送上两箱十年陈酿枝江王,我想朱总的豪爽一方面源于阜阳的水土,另一方面肯定是受到枝江酒文化的熏陶。
大年三十晚上和朋友一起小酌枝江王,朋友大呼好酒,我告诉他,这个酒的确是好酒,不但好喝,还有个优点就是不上头。他本是爱酒之人,却无奈酒量不大,两杯刚过便略显醉意,临走时说,明天一早我起床要是头疼肯定找你们领导投诉。年初一去他家拜年,一早就看到他在忙里忙外,我问他是否要找我们领导投诉,他笑着说:“从今天起我就喝酒只喝枝江王了!”
年初二,几个姐姐都到我们家“送大馍”(地方风俗,拜年)。老四在东北已三年没有回家了,今年听说我带朋友回家,硬是千里迢迢拖家带口的从哈尔滨赶回来。中午酒是避免不了的,尚未入座我已把四瓶枝江王放入席间,老大说:“就四个人喝酒,你放那么多干嘛,是不是不想让吃饭了?”我说怕你们喝了还找我要,就一次放上了。吃饭的氛围很好,几个小外甥跑来跑去,笑声不断。酒香夹杂着那些陈年往事,不觉间四瓶已被喝个精光,老三吆喝着继续上酒。三个调皮的小外甥一人抱出一瓶,接着划拳猜酒,等到厨房烧菜的父亲来喊结束时三瓶只剩半瓶不到了,还好,没人喝醉,否则从不喝酒的父亲肯定要狠狠批评我这个陪酒员了。下午走时,老三说:“这么好的酒为什么只带了两箱?明年记得多带些!”话未落音,他已偷偷拿了一瓶放进了包里。
我笑答:明年不用我带,到处都会有卖的。
编辑:车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