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父亲搜集酒瓶的故事,朱金民滔滔不绝。 摄影/杨霄
这些酒瓶只是酒瓶主人朱益德的一小部分藏品。 摄影/杨霄
这些制作精美的酒瓶简直就是工艺品。 摄影/杨霄
有人好酒,有人好酒瓶。义乌市三溪堂国药馆一角的架子上,满满当当地摆放着1000多只酒瓶,造型各异,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仅仅是酒瓶主人全部收藏的1/3。
酒瓶来自一位名叫朱益德的酒器收藏爱好者,如今老人不在了,这些瓶子被侄儿朱智彪继承下来,从杭州运到义乌,建成了一个小小的酒瓶博物馆。
酒瓶造型各异
设计各有千秋
站在六层酒架前,满目奇形怪状的酒瓶,让人不知从何看起,只好一件一件慢慢浏览,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件宝贝。瓶子多为厚重沉稳的陶、瓷质地,如果事先不知道,可能会认为这些是精致的花瓶。
细细分辨,酒瓶的造型还分成许多系列,比如有八仙过海系列,一套8只酒瓶,8个神话人物栩栩如生;西游记系列,师徒四人特征明显;还有各种动物系列、人物系列、竹节系列、岩石系列等等。不同酒瓶所盛的酒也很齐全,茅台、汾酒特曲、干红,还有XO、人头马,应有尽有。
在朱益德的儿子朱金民的带领下,我们拿起几只酒瓶细细琢磨起来。“这是一对瓶子,各为一个半圆,拼起来才是完整的。”这样的瓶子往往用胶带绑在一块,免得找不到。有一组三只扑克造型的酒瓶装的是XO,还都没有开封。一套脸谱造型的酒瓶每一处的画花都很精细,色彩艳丽,绝对不输工艺品……
“这只飞机造型的是法国白兰地酒瓶,蓝色很漂亮吧?是我朋友送给我父亲的,当年价格还挺高。”拿起来晃一晃,酒瓶里还有没喝完的酒呢!
这些瓶子价值几何?朱金民表示说不好,很多酒瓶都是别人不要的,可能并不值钱,但对爱收藏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无价之宝。
他拿起一只汾酒酒瓶,牧童坐在牛儿身上,恰好印证了那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知道瓶口在哪吗?”朱金民卖了个关子。我们粗略找了找,还真没发现瓶口。朱金民笑着拿起了小牧童,原来瓶口藏在牧童的身下,甚为有趣。朱金民说,很多酒瓶压根看不出是瓶子,而瓶口往往暗藏玄机,若一一破解,也是件有趣的事。
家里堆得满满当当
有些酒瓶故事成谜
朱金民是朱益德的儿子,他们本是义乌赤岸人,但朱益德一直在杭州工作,这也为他收藏酒瓶提供了许多便利。朱金民说,父亲生前爱酒但不贪杯,看到造型独特的瓶子就会收藏起来。退休前陆陆续续收了一些,退休后,朱益德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搜集酒瓶上,如今留下不少佳品。
说起父亲搜集酒瓶的故事,朱金民滔滔不绝。“这个扇形的瓶子很特别吧,是父亲去江苏参加酒器收藏交流大会的纪念品;这个有点紫砂质地的瓶子,起初没有盖子,就不完整了,父亲找了好多人才讨到的……”杭州有不少收藏酒器的人,大伙也会互相交流:我有两个何仙姑的酒瓶,拿一个换你的蓝采和,以物换物也是收藏酒器的乐趣。
朱金民说,父亲最喜欢的瓶子是一只从余杭买来的葫芦酒瓶。第一次见到这只瓶子,朱益德就说很合眼缘,可酒瓶主人不肯卖。朱益德回家拿上5只酒瓶上门去换,对方还是不肯……朱益德一次次上门,直到第五次,对方终于松口了。
朱金民说,父亲收藏的酒瓶不少是从小贩手里买来的,他经常去收购站淘瓶,杭州大小收购站的人基本都认识他,他一来,就会把收到的好酒瓶拿出来。各种收藏酒瓶的故事自然也是数不胜数,这些只是他偶尔听父亲说起的。
曾有朋友赠朱益德一副对联:“世上瓶酒人爱喝,天下酒瓶我收藏”。这正是老人喜爱收藏瓶子的写照。朱金民说,当时家里所有的房间几乎都堆着父亲的酒瓶,连窗台上都是。父亲的房间除了一张小床,其他地方全是酒瓶子。
去年,81岁的朱益德因病去世,许多有关酒瓶的故事从此成谜,或许只能让人睹瓶追思了。
从杭州搬到义乌
侄儿也爱上酒瓶
朱益德去世后,家里的房子需要整理。虽然一直很支持朱益德的爱好,但老伴看着满满一屋子酒瓶有些无奈,想把它们全卖了。一直和大伯感情甚好的朱智彪阻止了伯母,朱智彪说,自己的药店有足够的地方放瓶子,并愿意把伯父的爱好传承下来,将所有的瓶子运到义乌收藏。
3000多只酒瓶,朱智彪组织了店里8名老员工去杭州打包。来到杭州,走进朱益德的房间,大伙都呆住了,这么多酒瓶真是令人大开眼界。虽然他们不懂当中的价值,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朱益德在酒瓶上所花的心思,大伙打包的时候特别小心,没有弄破弄碎一个。朱智彪雇了辆大货车,拉了两趟才把所有瓶子运到义乌。“算算花了几千元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朱智彪觉得这事做得挺值得。
朱智彪说,他对酒瓶文化了解不多,不过因为和伯父感情不错,常听他说起酒瓶的事。以前,自己出门应酬看到好的酒瓶,也会特别留意拿去给伯父。时间长了,朱智彪发现这是件挺有趣的事。现在,他也有意无意地搜集一些瓶子,不断扩充酒瓶库。“我桌子上就摆着一个,前几天和客户吃饭时拿回来的,他们都觉得奇怪,我怎么收空瓶子,呵呵。”周围不少朋友知道他有这个爱好,也会时不时给他带几个好看的瓶子。朱智彪说,现在自己要经营药店,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花在搜集酒瓶上,以后若有时间,希望也能像伯父那样痴迷一回。
好东西不怕晒
想弄个小展览
朱益德的收藏在省内首屈一指,这些宝贝从杭州到了义乌,可以说是义乌的福气。现在,三溪堂里陈列的酒器1000多件,只是全部收藏的一小部分。朱智彪说,很多珍品都还收在仓库,若要将全部酒器陈列起来,恐怕得腾出一个大房间才行。
药店陈列的酒器,朱智彪没有经过刻意安排,只是按照系列简单排列了一下,一些他特别喜欢或者比较珍贵的酒器被摆到了高一些的位置。现在知道这个小型酒器博物馆的人还不多,大多是前来看病的市民,看到满满一柜瓶子,好奇地走近看一看。
这些宝贝没有保护,人人都能摸一摸,难道就不怕被人拿走吗?朱智彪笑了笑,“有什么关系?会拿的想必也是个懂瓶爱瓶子的人吧。”
朱智彪说,药店新馆也是个小型展馆,展示着中药文化;而这些酒器恰好与药酒相得益彰,摆在店里丝毫不显突兀。在义乌,了解酒器的人很少,收藏的几乎没有。有可能的话,他想把这些宝贝都摆出来,弄一个酒器展。如果你也有兴趣,就先去店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