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界,似乎有一种“潜规则”——“匿宝”,藏家将自己珍藏的各种藏品深藏不露,囤货居奇,以求“惊世”。
收藏是一种弘扬文化、传承文明的健康行为或活动,合理合法,完全可以“阳光操作”。藏家之间三缄其口、互不露宝,担心“露白”恐怕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一些藏品“露白”后给藏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觎觊的目光,不乏其例。于是,一些藏家便把藏品束之高阁,讳莫如深。
藏家的这种“匿宝”心理可以理解,但收藏行为本身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一定范围内的交流与沟通。从宏观来看,藏友之间经常交流和沟通,像蜀人“摆龙门阵”一样,在一起常“摆摆”,或是“话聊”,或是藏品交流,对于收藏者本身乃至于整个收藏队伍都大有裨益。
经常面对面或通过网络平台“摆一摆”,一则有利于藏家开阔视野。收藏门类众多,浩如烟海,藏家在收藏过程中都会存在眼界不宽、财力有限等现象。经常就藏品进行交流,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性,开阔收藏者的收藏视野。
二则有利于提高收藏队伍整体素质。收藏讲究的是“眼力”,眼力又来源于丰厚的知识底蕴。就收藏队伍来讲,由于收藏门类不同,藏友之间总有隔行隔山、参差不齐的现象。藏友之间经常“亮宝”、“评藏”,则会在一定范围内丰富收藏者的专业知识,拓宽藏品领域,久而久之,收藏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三则有利于提高藏友的识假能力。每个藏家手中都会有几件“走眼”的赝品,经常亮一亮“丑”,可以通过“实物教学”,迅速掌握辨伪识真的知识和诀窍。
四则有利于增进藏友间的感情。藏友之间以藏会友,通过各种渠道常“摆摆”,彼此之间谈一谈收藏的酸甜苦辣,讲一讲“捡漏”之乐、“走眼”之憾,可以开阔胸襟,增进藏友间的感情。单木不成林,独舟难闯海,一个人离开了友情的滋润,他的人生将是苍白和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孤寂的,收藏也是如此。只有经常交流,藏友才能更快地成长为成熟的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