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刚过一天,还能不能吃呢?”市民袁女士前几天从超市买了一盒酸牛奶,几天后发现还剩下两杯,距离保质期正好过了一天,袁女士表示,家里挺经常碰到这种“临界食品”,不敢吃又不舍得扔,这些“临界食品”到底安全吗?
为此,记者特别请教了有关专业人士。
据福建省中心检验所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研究员余清介绍,一般来说,食品的保质期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或者品质就可能发生变化,比如,营养价值下降、微生物超标、口感变差等问题。
对于“临界食品”能不能吃,余清研究员介绍说,这首先要看它是什么类型的食品,像奶茶、果汁等营养丰富,含水分多的食品,细菌一旦滋生,变质就很快。而且过高的温度、湿度、频繁地搬动都有可能导致品质加速变质,所以这类食品最好尽早食用,即使接近保质期也应注意。而干品食物,如烤鱼片、方便面等,安全性则大一些。
此外,食品的保质期还与食品的贮期条件密切相关,如果消费者购买后能够提高一个标准保存,比如常温保存的食品在冷藏条件保存,其保质期会略有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