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讯 “今后,浙江省将对快过期食品实行专柜销售,食品生产经营户统一使用电子身份证……”这是从昨天全国工商系统贯彻食品安全法工作会议上传来的信息。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说,只有在问题食品的源头上有效控制,才能确保食品市场的最终和谐。
全省推行食品电子“身份证”
以往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工商人员往往全体出动连续数日进行地毯式排查,不仅要对每个食品经营户进行反复检查,而且每户的备案情况和台账情况都要认真核对,要查封所有的问题食品更是如“大海捞针”。
郑宇民表示,今年下半年,浙江省工商人员对每种食品都会办理一张电子“身份证”,一旦有状况,马上就能查出这根链条上所有的信息,具体到哪些经销商在卖。
所谓电子“身份证”,就是将食品批发单位的销售凭证与食品零售单位的进货凭证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合二为一。
他说,这张“身份证”能帮助消费者查验购买食品的各种信息;监管部门也能随时随地输入产品的具体批次进行查验,从生产、批发到零售的信息一目了然。
快过期食品设专柜销售
郑宇民还表示,浙江工商新近推出了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要求食品经营者根据食品类别和保质期的长短,分别规定食品临近保质期期限,制订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
具体做法包括:下半年开始,大型商场、超市必须安排专门的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人员,设专柜或专区销售临近保质期食品,在醒目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或“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柜”字样;在待售的临近保质期食品上需粘贴统一的“临近保质期食品”标签。在经营场所食品销售区的醒目位置悬挂“当你购买食品时,请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使用期限和最后使用日期”,提醒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