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一场由上海市总工会发起的百家“劳模企业”联合招聘会在此间进行。引人注目的是,在这场招聘会上,所有企业共同作出的“发布实实在在的岗位”“信息不虚假不重复”“拧干水分不作秀”等承诺,让求职者倍感欣慰。
这是一场没有“宣传单”的招聘会。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历年来获得各级劳动模范荣誉的在沪企业家和被评为劳模集体的经营管理者,其所在企业此次共同发布了1688个岗位,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这些企业的招聘简章上,招聘岗位的具体工种、人数、工作内容、薪资水平等一应俱全。
当前,正值大学毕业生进入求职冲刺阶段。11日的这场招聘会上,“劳模企业”郑重作出承诺:这1688个岗位,真实而绝无“水分”。
记者在上海兴桥盛物业有限公司摊位前看到:“小区经理2名,试用期工资每人每月2400元;物业维修工3名,试用期工资每人每月1100元……”这家公司所属的上海桥升商贸总公司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倪丽娟对记者说,此次共推出了7个物业服务类岗位,尽管人数不多,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岗位,“从招聘会结束到确定人选、签订合同,我保证最多只要两个星期!”
作为这场招聘会上发布岗位量最大的企业,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推出了152个岗位。“这些岗位绝不夸大,绝不注水!”锦江之星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秉表示,这些岗位除宾馆业服务人员之外,还包含50个储备人才的岗位,“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许多企业压缩了招聘规模,但我们选择逆市招聘,趁着成本低的时候多储备一些人才。这就是我们的‘算盘’。”
在招聘会上,一些大学毕业生欣喜地向记者反映,许多招聘人员对于他们“何时招人”的问题有了确切的答复,而不是用一句“等候通知”打发。不少“劳模企业”的负责人纷纷承诺,对于收到的简历,两个星期内一定会回复,“不招用的也要回复”。
在这场招聘会上,每家企业都收到了一份“招聘情况反馈表”,根据要求,企业必须在两周内将应聘人数、意向人数、招用情况等报给市总工会。
“企业要反馈,有关部门也会追踪。”上海市总工会培训中心主任高越说,“为了确保发布的岗位真实、有效、不虚假、不重复,我们会跟踪了解企业招聘的具体进展和结果。”
编辑: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