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出席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上,与哥伦比亚著名诗人贝纳维德斯谈到李白时笑称,李白是“诗仙”,中国还有一位“诗圣”杜甫,他曾经写过“李白斗酒诗百篇”。中国的作家们可能喝不了一斗咖啡,但可以尽量多喝几杯,创造出更多沟通两国的作品。
在繁琐的拉美之行中,“中国超级营销员”再次向世界推销中文章来源澳门庄闲网站游戏
国制造,此次更是直接点名表扬中国酒,充分认可其在促进文艺创作和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而在次日的中资企业座谈会上,李克强继续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认为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对地域文化差异和各种风险,企业一定要抱团出海,国家会在金融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支持。
作为“中国制造”的优秀代表,白酒一直怀揣着“走出去”的梦想(详见本报A12-A15相关报道)。近年来,以五粮液、茅台为代表的名酒企业更是发起各轮攻势走出国门。
应该说,在国际化道路的探索上,国内白酒同行们并不缺乏必备的胆识。特别是名酒企业向来善于、敢于开风气之先,在渠道整合、品牌创新和资本运营上卓有建树,已经成功踏出白酒国际化的一小步。
白酒在国际化上的追求,其实是一种本能的外延。一线品牌在国内市场获得充足的增量后,必须通过向外扩张,才能得到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提升。同时,近年来的行业澳门买球官方网站
调整压力,也在倒逼白酒企业通过“走出去”的探索,而实现真正变革。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加强,在充分利用国内本土市场的同时,拓步国际化,是中国企业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不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企业,难逃淘汰命运。白酒行业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布局,为自身寻找新动力,可能将衍生出一个“白酒国际化时代”。
在中国武术、中医、京剧、中餐等逐步被西方接受时,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现实并不容乐观,作为世界四大蒸馏酒之一的白酒,目前在海外市场销售的规模还极其有限,而且以华人消费为绝对群体。
未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口感、关税等壁垒无法回避。
然而,中国白酒“走出去”面临更重要的问题是,要适应、顺承国际商业竞争的规则和伦理。这些与中国白酒行业的标准问题建设和文化影响力打造密不可分。
显然,如此重任不是一个或多个企业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完成。它更多的要依赖行业的长远战略,也需要国家作白酒文化的推手。
在行业战略上,近年来行业已开始正视白酒独特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消费市场要求的差别,并通过产品创新、标准接轨、网络融合等,向海外消费者展示中国白酒的质量、实力和技术能力,也有企业通过对国际贸易和当地法律的研究,获得了出口的通行证。
白酒国际化还与国家战略进行了结合。当前国家推广的“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成为中国白酒借力出海的希望。
以国家形象推广给海外消费者,让白酒与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文化结合起来,扫清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障碍,或将开启一段荡气回肠的未来之路。